首页 > 新闻资讯 > 深度解析 > 正文

“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是什么?(含各地保护中心快速预审领域范围)

时间:2019-09-05

北京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启动运行,广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挂牌,苏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获批成立......近两年,各地为何纷纷成立运行“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它的主要职能是什么,并对知识产权工作起到哪些作用?带着疑问,小编查阅了有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研究和报道,以下结果可供参考。

一、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成立背景

2008年我国颁布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旨在提升我国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随后的数十年间知识产权制度在我国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果。全社会已经被带入了一个“创新保护”的新时代,日益形成以专利为纽带的创新发展格局。

在发达国家利用知识产权制度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不断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同时,我国创新创业的空间集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旺盛需求也催生着知识产权保护向更加严格的趋势发展。我国需要立足于知识产权国情,积极推动知识产权本土化与国际化结合 ,在健全中国特色知识产权制度的过程中,充分考虑我国创新主体和市场主体的需求,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建设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发挥知识产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为了有效支撑重点产业发展,共同促进专利提质增效,全面实现快速协同保护,2016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启动了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工作,依托地方共同建设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为创新主体、市场主体提供高效、便捷、低成本的“一站式”知识产权综合服务。

二、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主要职能

以北京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为例,它是全国首家通过验收的省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它的主要职能是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开展专利快速预审、快速维权、知识产权保护协作及专利导航运营等工作。

启动运行后,北京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已完成首批快速预审服务企事业单位备案554家。下一步将推动建立以专利导航为引领、以快速预审和快速维权为保障、以专利运营为目的的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服务链条,有效发挥知识产权对首都高精尖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支撑和促进作用。这也是所有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典型的工作职能。

截至2019年4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已批复同意建设北京、浙江、深圳等23个地区的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服务范围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16个重点产业,提供快速预审、快速确权、快速维权、运营导航等相关服务。2019年一季度,各保护中心协助执法部门处理知识产权侵权假冒案件635件,办理预审请求1200余件。

三、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作用及影响

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成立,对各地区的知识产权保护发挥特有的积极效果,对产业转型升级和持续健康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第一,创建快速维权通道,保护创新成果。各地保护中心将借助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审查资源,构建专利快速授权、确权的双通道,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授权时间由 6 个月缩短为 1 个月之内。同时协调本地行政执法和司法审判资源,建立快速维权的行政与司法双通道,加快解决产业内比较严重的专利群体性侵权、重复侵权等实际问题。

第二,抢占先机,区位优势将逐步显现。建设有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地区,可将服务空间和辐射能力扩展至周围各地区,区位优势明显。另外国家局将对全国保护中心拓展服务领域,即由外观设计专利拓展至实用新型和发明、单一行业领域拓展至相关行业领域、本地服务拓展至周边地域服务等。

第三,提升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能力,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从远期效果分析,保护中心的高效运行,将对各地区专利授权数量、执法维权效率、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产业创新能力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均起到大幅提升的效果。

第四,聚集产业人才,提升服务品质。保护中心承担一部分国家局的专利审查职能和业务量,相当于小型审查协作中心,并由此形成聚集效应,为各地区吸引一批知识产权高级人才。随着保护环境改善和专利数量的增加,还将吸引一批产业内的研发人才和产品设计人才,有利于本地产业品质提升。

四、总结

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建立,将大大缩短专利授权周期,对于维权、确权也会有专门的快速协同保护通道来服务当地企业和个人,提高保护效率,进一步推进各地区知识产权建设步伐,缩短知识产权纠纷维权成本和维权周期,巩固各地区新旧动能转换的核心地位。

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格局中将发挥先行先试、探索经验 、做出示范的效用,并根据各地发展需求及现实创新基础等方面的差异 ,选择不同的建设模式和路径 ,从而充分发挥区域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辐射 、带动职能 ,推进创新驱动地区经济的发展目标 。

 

附:各地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优先审查范围


中国(北京)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中国(四川)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中国(广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生物产业

 

中国(浙江)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新能源产业

 

中国(山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海洋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中国(济南)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生物医药产业

 

中国(烟台)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现代食品产业及其他部分主导产业

 

中国(潍坊)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光电、机械装备

 

中国(东营)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石油化工、石油装备、石油开采及橡胶轮胎产业

 

中国(深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新能源和互联网技术产业

 

中国(佛山)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和建材产业

 

中国(南京)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中国(常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机器人及智能硬件

 

中国(苏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新材料和生物制品制造产业

 

中国(长沙)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智能制造领域

 

中国(武汉)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光电子信息产业

 

中国(西安)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中国(南昌)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中医药和电子信息产业

 

中国(沈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中国(宁波)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汽车及零部件

 

中国(新乡)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起重设备和电池产业

 

中国(中关村)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新材料和生物医药产业

 

中国(浦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面向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生物医药产业

 

中国(滨海新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与生物科技、科技服务产业

三聚阳光知识产权

       快捷导航

联系我们

  • Tel:4008-010-426

    邮箱:该邮件地址已受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 JavaScript。

    传真: +86-10-82870956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海淀南路甲21 号中关村知识产权大厦A 座

关注三聚阳光获取更多资讯


Copyright ©2013    三聚阳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56988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625号